中新網甘肅新聞5月7日電(通訊員 楊麗君)“別看都是環境整治、矛盾糾紛調解的小事,但都是咱群眾眼里的‘急難愁盼’?!苯?,看著村里的環境、基礎設施一天天變好,隴南市武都區漢林鎮唐坪村村民唐海云樂滋滋的。
學史力行,實干為民。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隴南市把群眾滿意作為評判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尺,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學習教育全程,真正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為民辦實事的實際行動。
一件件好事、一樁樁實事、一個個難事,讓民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聚焦民生保障,紓解熱點問題
在康縣白楊鎮各村社的蓄水池、自來水管網沿線以及農戶飲水點,一群身著“紅馬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正在開展清理水池、維護水網管線、更換水龍頭等“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
“從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從群眾身邊的小事做起,是我鎮黨史學習教育所確立的重點?!卑讞铈傸h委書記王建貴介紹,此次活動中,該鎮重點對飲水工程進行檢查,有效保障了全鎮供水質量。
連日來,市縣協同聯動,部門及時跟進,黨員干部主動作為,把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在全市掀起了“我為群眾辦實事”熱潮。
聚焦產業發展,落實一批重點任務。文縣組織科技特派員在碧口片區四鄉鎮開展青花椒種植培訓,武都區開展油橄欖產業三年倍增行動技術指導,市經濟林研究院舉辦特色產業種植、高接換優培訓,市大數據管理局在幫扶村打造花椒產業示范園,農行隴南分行推出產業振興貸純信用貸款……
聚焦基層服務,實施一批民生工程。隴南市司法局開展“法治護航,伴你成長”活動,西和縣婦聯組織走訪慰問特殊困難戶、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武都區司法局駐村幫扶隊籌措資金對村內水毀道路進行維修,宕昌縣興化鄉進行行道樹補植補栽和管護……
“最近,孩子放學回來就去村里的活動室,作業寫得又快又整齊!”禮縣永坪鎮毛李村村民白努娃說。近日,該村黨支部對留守兒童統一進行課后輔導,群眾紛紛為這一實事點贊。
各方力量,加速匯聚。全市各級各單位黨員干部通過組織開展走訪慰問、環境清潔、道路維修、物資捐贈等,全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讓群眾感受到全市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帶來的可喜變化。
辦實事既要有速度、力度,更要有溫度。一件件實事,辦進了萬千百姓的生產生活中,也辦到了他們的心坎上。
回應群眾需求,破解難點問題
“‘實事清單’堅持問題導向,靶向施策,能夠立即辦理的絕不拖延,不能立即辦理的列入計劃、分階段推進?!蔽涠紖^漢林鎮黨委書記褚佩林說。
下李村打通4公里產業路,唐坪村、漢坪村安裝60盞路燈,杜家山村清除地質災害隱患點,三家地村安裝40余米公路防護欄……
連日來,漢林鎮深入群眾開展調研、座談,圍繞群眾提出的問題列出31項“實事清單”,根據“實事清單”逐步逐項推進,立即辦的實事絕不拖延,不能立即辦理實事則列入計劃、分階段進行。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為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隴南市堅持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切實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做問題的“終點站”,不做矛盾的“中轉站”。
聚焦群眾需求,解決一批突出問題。隴南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市場監管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發現問題336條,現場監督整改42條;禮縣石橋鎮在重點區域開展搜山踏查禁種鏟毒行動;兩當縣交警大隊“流動車管所”深入鄉鎮開展業務辦理……
聚焦訪調對接,化解一批矛盾糾紛?;湛h組織黨員干部下沉社區落實“三共兩服務”,化解矛盾糾紛80余件;文縣組織開展“為民辦實事法律伴我行”“檢企共建”等活動;武都區成立“熱心大姐”調解室;康縣公安局3月份以來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37起;文縣碧口鎮在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不斷暢通監督渠道……
“群眾的問題就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只有群眾問題解決了,群眾滿意了,才說明我們工作做好了!”兩當縣楊店鎮黨委書記朱曉凱說。
用“小切口”,解決“大民生”。各級各部門黨政領導干部帶著感情下去,解決問題上來,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揪心事”變成群眾滿意的“暖心事”“放心事”。
出臺便民舉措,疏解堵點問題
“便民活動實施以來,我們先后共為辦事群眾免費復印材料3萬多張,免費照相2500多張,免費郵寄1萬多件?!笔袇^政務中心主任趙崢榮說。
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市區政務服務中心積極開展了“秒批”“不見面”審批(服務)和十項“便民惠民暖心工程”等,引導群眾采用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等“非接觸式”方式辦事,群眾足不出戶就可查詢、辦理政務服務事項。目前,共受理“秒批”事項12750件,“不見面”審批事項3325件,辦結率均為100%。
針對群眾辦事難、辦事繁、辦事慢問題,隴南市相關部門充分發揮該市大數據比較優勢,聚焦數據賦能,出臺一批便民“暖心”舉措,形成一體化服務矩陣,把“等群眾上門”變為“送服務上門”。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隴南市公安局結合“放管服”改革,推出“網上戶籍室”,依托“隴南辦事”微信小程序,實現了“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戶籍業務的申請辦理;市社保局經辦大廳開辟“老年人服務專區”,為前來辦事的老年人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西和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推行“一次辦馬上辦”“網上辦自助辦”等20項便民措施……
“以前考科目三凌晨四五點就要來排隊候考,現在只需按時到現場隨機抽號,不再因休息不好影響發揮?!睂ψ罱泄簿纸痪ш牭倪@一便民舉措,市民張旭東逢人就講。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我市還利用隴南發布、隴南融媒、隴南鄉村大數據等各類網絡平臺,搭建起干群溝通“連心橋”,看看網民建議、聽聽網民心聲、回應網民關切,做到群眾意見第一時間聽取、群眾呼聲第一時間回應、群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隴南將繼續聚焦為民抓實踐,以高標準、嚴要求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落到實處,緊盯結合工作職能、聯系幫扶、志愿服務等,將黨史學習、為民辦實事貫穿于加快推動隴南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確?!笆奈濉遍_局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