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公園燈光秀、各縣區節慶燈展、屋蘭古鎮燈光秀、二月二田園綜合體民俗展演等活動頻頻亮相中央主流媒體,《回道張掖》于3月20日恢復常態化演出,《愛在夏日塔拉》央視播出后形成轟動效應,在張掖取景拍攝的網劇《不能犯規的游戲》總播放量破1億,平山湖大峽谷、巴爾斯雪山游客量較2020年同期實現成倍增長,旅游業實現“開門紅”……
今年以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做優做強全域生態旅游業,深入推進“三大示范試點”建設,持續推動文化旅游與研學、體育、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著力打造“百億元文旅康養”產業體系,全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帶動第三產業走上“快車道”。一季度,全市共接待游客386.0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3.01億元,同比增長350.8%和314.6%,增速居全省第五;第三產業增加值70.71億元,同比增長14.8%,增速居全省第一。
重點圍繞四大公園建設和康養倍增計劃實施,全力做好文旅產業項目建設工作。今年,全市計劃實施文旅項目43個,其中續建項目8個,新建項目22個,儲備項目13個,涉及投資金額152.5億元,目前,8個續建項目100%開工,新開工項目5個。成功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5個總投資14.57億元,山丹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城北段)建設項目,目前正在規劃編制;張掖絲路明珠旅游服務區項目已完成立項;山丹縣焉支山景區提升改造部分項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剩余項目計劃4月底開工建設。張掖七彩丹霞?流沙河景區文化旅游集散中心已完成項目備案、環評、穩評、水保等手續,開工在即。張掖木塔西側片區改造“甘州老街”項目已完成全部主體工程、基坑工程、部分安裝及外裝飾工程。文保項目中張掖明清會館保護修繕利用、馬蹄寺石窟群數字保護等11個項目爭取到位資金3000萬元。加快平山湖大峽谷、大佛寺、馬蹄寺創建國家5A級景區,沙漠體育公園、艾黎精神傳承教育基地創建國家4A級景區進程,爭取肅南縣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蘆水灣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成功,甘州區、高臺縣、民樂縣創建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堅持縣區為主、市縣聯動,不斷加強招商引資力度,主動對接招商引資項目。整體開展巴爾斯小鎮綜合開發利用招商工作,與上海復星集團等重點企業加強交流對接,推動全面合作落地見效。甘州區同北京德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記住九樂(北京)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甘州府城文旅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對甘州府城+田園綜合體+神沙窩進行打包投資和特色板塊劃分,爭取年底見效。
積極做好品牌營銷活動,持續探索“影視+旅游”發展模式。今年,計劃開展各類體育賽事、節會展會160余場次,在全市形成IP日、演出周、展示月、營銷季、推廣年的品牌營銷新格局,出臺引節、引會、引展、引劇、引戲入張的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持續引爆大美張掖熱度。積極開發紅色旅游、鄉村旅游、民俗旅游等旅游產品,全方位加強對外宣傳推介,促進旅游文化體育醫養深度融合,推動全域生態旅游業向全鏈條、高品質、高效益發展。除此之外,以“大融合、大整合”為基本思路,創新文化旅游資金使用模式,不斷激活市場活力。
結合正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謀劃紅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年度重點工作任務10項,不斷挖掘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促進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進一步提升《回道張掖》等大型文旅演藝劇目品質,打磨紅色題材劇目大型秦腔現代戲《肝膽祁連》,創作推出大型歌舞劇《裕固兒女心向黨》和鄉村振興題材的大型秦腔輕喜劇《香飄百果嶺》等一批優秀舞臺藝術劇目,抓好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喚起工農千百萬》、紅西路軍題材電視劇《英雄的旗幟》拍攝工作。進一步提升紀念場館、紅色基地和紅色景區景點服務功能,提升“紅星閃閃耀我前行”“紅色高臺初心驛站”“追憶西路軍魂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等一批小而精的紅色研學線路和主題教育線路,掀起張掖紅色旅游熱潮,引爆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李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