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肅網5月10日訊 據張掖日報報道 政務服務好不好,群眾用“指尖”來說話。企業登記注冊、印章刻制、稅務發票申領、社保登記等曾經需要無數次“跑腿”的事情,如今只需通過手機、電腦動動手指、敲敲鍵盤就可以一次全部辦理,全程電子化審批無需見面,而且市直20個部門46項備案事項實現“一照”辦理,“跨省通辦”“不來即享”“秒批”……一項項創新措施帶來的便捷服務廣受好評,這都得益于科技創新、信息支撐和數字“跑路”。
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我市市場監管部門通過科技創新精準發力,健全完善“不來即享”機制、簡化取消就業手續、優化項目審批服務、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等方式,全方位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努力為市場松綁、為企業減負、為群眾解憂,全市營商環境不斷改善,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持續提升。
啟用“掌上注冊通”,持續推進登記注冊便利化,全面實施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名稱網上自主申報,推行住所(經營場所)申報登記承諾。依托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服務平臺,最大限度精簡辦事程序,縮短辦事時限,降低企業和群眾辦事成本,企業登記注冊(含社保登記)時間控制在2個工作日以內,全市1次辦結率和1日辦結率均達到99%,為創造市場主體增量“生得快”“生得優”提供有力支撐。至目前,全市登記注冊市場主體12萬余戶,全部提供電子營業執照下載應用服務。
推動信息資源開放共享,提升“全程網辦”能力,拓寬數據歸集渠道,構建全市市場監管“大數據資源池”。擴大涉企信息開放共享的深度和廣度,加強數據資源共享對政府服務的支撐能力,市場監管與財政、稅務、人社等20部門實現數據直連或平臺共享,通過線下線上協同服務,實現更多事項辦理“最多跑一次”。全市共辦理涉及“證照分離”改革事項1243件,惠及企業1008戶。通過主體信息比對,為人社部門個人創業擔保貼息貸款公平有序發放提供依據。研發市場主體發展“大數據”分析系統,為投資創業者選擇投資方向提供參考。
創新監管方式,注重發揮平臺監管作用,增強事中事后監管的科學性和時效性,推行“兩輕一免”柔性執法,在法定權限、范圍內給予企業容錯糾錯的空間,對新產業新業態,探索開展柔性監管、智慧監管。注重發揮平臺監管和行業自律作用,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一次進門、全面體檢”,進一步做到監管效能最大化、監管成本最優化、對市場主體干擾最小化。大力提升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三方使用”應用效能,在“信用中國”平臺公示市場監管領域信用信息27萬余條,引導企業誠信自律,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陳海 霍超)